“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这是 “两会”闭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说的一句话。他说,在场的各位都有网购的经历,我也不例外。
连总理都为“互联网+”代言,由此可见,移动互联时代来得有多么迅猛。当然,总理也说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实体经济的落后和消退。事实上,实体店如果开了网店,对购物者来说更有真实感,更有竞争力。“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可见,网上网下互动创造的是活力,是更大的空间。”
这说明,传统行业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只要有所作为,一样具备竞争力。比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家都在热议传统媒体是否会消亡,事实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在于介质,任何时候,好内容都是有需求的,而传统媒体最大的强项就在于内容,因此,只要运用好新媒体这个工具,传统媒体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影响力。
再比如自主品牌汽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自主品牌是没有营销的。当时,绝大多数自主品牌的精力都放在如何造车和卖车上。从简单的模仿到正向开发、再到打造自己的品牌元素和独特竞争力,自主品牌走过了非常漫长而痛苦的蜕变过程,如今,包括奇瑞、华晨、比亚迪、吉利、上汽和长安等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特色。
然而,与在技术上的进步相比,自主品牌在市场营销方面却乏善可陈,这也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节节下滑的原因之一。可以说,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自主品牌除了继续加大产品的竞争力外,还应该加强营销能力,在营销上下功夫。
豪华车企是目前做得最好的群体。从各个节日都推陈出新的营销方案,到最近宝马、英菲尼迪在微信上做广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虽然说豪华车的营销预算更多,但预算多少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有没有与消费者互动的营销意识才更为关键。比如同样是日系豪华车企,英菲尼迪在营销上就比雷克萨斯和讴歌激进得多,无论是“敢·爱”的品牌口号,还是赞助《爸爸去哪儿》,抑或是周迅夫妇的代言,都让英菲尼迪着实火了一把。
在自主品牌方面,有两个老总值得一提。一个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一个是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李书福是一个非常会利用个人影响力给吉利打品牌的人,经常会说出“汽车是两个轮子加一个沙发”等“狂人语录”,让媒体给吉利做免费广告,只可惜上市之后,李董事长变得谨慎了,经常只能念公关部门给的新闻稿,少了很多话题。
祁玉民同样是个敢说敢做的自主品牌老总。而且与李书福不同,祁玉民更多忧虑的是自主品牌的发展问题,比如“汽车业的重组就像娱乐圈的绯闻一样,雷声大雨点小”、“自主不发展混动没有前途”、“合资的井水犯了自主的河水”等等,都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从企业层面来说,比亚迪的“迪粉”文化值得研究;在事件营销上,去年广汽传祺通过赞助《变形金刚4》,迈出国际化的步伐,同样也是不错的做法。在今年春节期间,以“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品牌”为宣传语的华颂与央视同时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向全球华人拜年,历时半个月,全天24小时循环播放,每天播出达264频。好多人在热议,这得烧多少钱?但做营销的都知道,营销不怕烧钱,怕的是烧了钱却没人议论。因此,华晨这轮营销达到了目的。
对于资金并不雄厚的自主品牌来说,营销时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确实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而要把钱用在刀刃上,有两个关键的指标:一是是不是有足够多的人知道并讨论你的营销或者产品。而要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就要学会“制造话题”,只有具备话题性的营销,才能有足够的传播力度和广度。
第二,这些接收到传播信息的人,是不是你的潜在消费群体。其中,试乘试驾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案。比如,上汽MG品牌就一直坚持体验式营销,去年MG品牌90周年的时候,更是组织车主从中国自驾到英国,对品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另一个案例是春节之前,华颂与旗下有着威斯汀、艾美和喜来登等众多酒店的喜达屋集团展开合作,提供VIP用车服务,在展示产品实力的同时,又抓住了高端目标消费群体,可谓一举两得。
可以说,营销第一怕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第二怕的是“对牛弹琴”。因为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有可能被成千上万倍的放大,营销的重要性也将更加凸显出来。再说了,连李克强总理都说互联网是“风口”了,自主品牌还不赶紧借势“起飞”。不用害怕会摔下来,“起飞”后有销量有口碑,翅膀就会硬起来。
谁说自主品牌不会长成遨游天际的老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