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后市场完全靠线上整合已脱离实际!



汽车用品必将受到电商冲击

    我们的调研对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做了抽样,覆盖1682名车主,在车龄和车价上从五万到十五万,十五万到三十万,八十万以上的豪车车主都做了抽样,这个调研是线上线下都有的结果。他们的需求、反馈等消费者行为在过去一年,及对照前两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另外有80多个企业参与了我们的问卷调研,形成了这份报告的数据和观点。

    常规的维修保养,85%的车主至少每半年做一次保养。而且还有一些车主频率高一点,大约是三个月做一次,一年一次的也有11.7%。2014年常规维保的年均消费达到5279元,比2013年增长50%。其中常规保养不包括车险,不包括停车、加油、过路费,不包括意外事故大修的。

    我们都说电商会不会冲击汽车后市场,消费者会不会DIY?消费者会不会自己去买配件,自己去装?94%的车主去购买汽车内饰用品、养护垫子、外观件、改装件等配件和用品,比2013年增长7%。其中车主自行购买比例最高的就是内饰用品和基本的养护用品。这个结果给我们的汽车服务从业人员一个提示:未来用品作为一个标准品一定会在线上渠道受到冲击。

车主对服务店最不满意的是过分推销

    我们调查了4S店、本地连锁、全国连锁、路边摊店。车主最不满意的就是过分的推销,无论是4S店还是连锁店都有销售的压力,希望能够把更多的产品组合卖给车主。但实际上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呢?

    用品和配件销售渠道方面,车主的不满意集中在"售后服务一般,安装还需要收费"。在中国人的概念里,人工不值钱,我们安装配件的部分,包括机油都是要把一部分的工时费含在里面。我们相信未来配件价格、工时费也会走向透明,清楚地列出来更能让消费者接受。其实人工费一定会涨,消费者未来也会接受这样的观念,或者车主也可以自己带配件来,安装收取服务费。

大市场、小企业、连锁化格局

    受访企业大部分都是百人以下,我们看到国内真正展开连锁的企业接近60%。但是连锁店的数量和规模相对其他的连锁业态还是非常初级的。国内真正超过千家店面的就是驰加。数量超过几百家的,比如小拇指。但再换一个维度,连锁分为直营连锁,特许加盟连锁,还有自愿连锁,比如说联盟。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优劣势。对于汽车后市场,我们选择怎样的形式?每个企业可能会有自己的判断。中国目前真正做直营连锁,超百家的企业,可能用不了一个手就能数出来。整体的规模还是蛮小的。

    从企业信心指数来看,80%多的企业看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但是2014年对行业发展非常看好的人比2013年下降。2013年非常看好的人占65%,而2014年只有44%。

    去年有一些汽车服务店,包括以前汽车的美容美装店实际上生存的压力变大,部分利润下降。但其实现在汽车服务企业遇到的竞争压力非常小,相比之下超市已经是肉搏了,便利店已经拼到了后端的管理水平。连锁发展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人员问题。人员问题包括人员的招聘、流动,还有培训,中国目前的人员,开始出现饱和化的趋势,大城市招聘的人口红利已经丧失。我们还是遇到了这样的挑战。

后市场靠线上整合线下不靠谱

    基于汽车保有量、车龄,基于全年的维修保养费用5279元来推断,我们认为汽车后市场规模是在6千亿人民币。从二手车、租车、车险、售后服务和汽车金融整体来看,整个汽车后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达到双位数19%。2018年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超万亿,整体利润水平也向后端整合,整车、4S店集团这部分的利润会向后端转移。

    在相对产业链的主机厂、4S店,其他都是草根阶层。从生态圈内部和外部来看,一是连锁的跨行业人进来,带来他们的经验,第二个是资本,第三个是电商,第四个是保险公司。资本是属于砸钱派,电商是以野蛮心态来进入这个市场,保险公司是出险招,有一些动作。连锁是一种正规军的心态去开始跨越切入到进入到这个市场。

    这个市场很热闹,有很多公司要做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电商平台。第一波人尝试用免费洗车把剩下的店连起来,就可以形成入口了。后市场所有的业务来讲,洗车是高频、第二个是刚需,第三个是普适。保养是不是?看起来不是,一年做一到两次。保险是吗?一年就一次。事故维修是吗?轮胎可能还要三年才换一次。所以洗车拿到了很多钱去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可以收保养的钱,可以卖配件。现在保养也开始免费了。

    所有人都觉得我会成为前面那个人,把后面整合掉,我成为入口,你们给我送钱。结果第一个环节免费之后,洗车免费了,保养免费了,保险也免费了,什么赚钱?人工也免费吗?这个所有人都指着让别人给自己打工。这个逻辑成立吗?

    第一波人开始做B2C,我们认真的服务顾客。还有一波人,我们做B2B,我们服务好服务店。有人说我做B2B2C,最牛逼的是天天给投资人讲故事,讲的云山雾照,反正我不是投资人,我也听不懂B2B2C,我觉得回到一切,商业的本质,了解车主真实的需求,让车主满意,我觉得比让投资人满意还重要。

    我认为线上整合线下根本不靠谱。汽车后市场第一提供服务,提供解决方案。第二它的服务行为定时、定点、定人,更多需要产业加互联网,对我们线下连锁的企业才是更大的机会。第三,扎扎实实要做好线下,再到线上,做一个重度垂直。如果你是服务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管理体系真正就像是海底捞一样;如果你是做经销的,你的供应链能力就要做到很好。

    最后,我认为未来三到五年汽车后市场会进入野蛮成长。因为市场的规模,资本、电商、包括保险公司、消费者各种需求在推动这个行业发展。格局的奠定就是这几年。要么野蛮成长跟上这个速度,要么拔苗助长被各界推动,要么淹没在这里,显现不出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