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特斯拉、蔚来和江淮等电动 汽车的自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再次被大家质疑和讨论,不过大家发现,这些自燃车辆均属于纯电动汽车。于是就会有车主询问,是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会比纯电动汽车来的更加安全?
总的来说,无论是混合动力汽车与电动汽车都是我国在售的新能源车型,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动力系统。
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更大,电动机是唯一的动力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容量较小,同时拥有发动机和电动机两套动力系统,车上既有高压电路,又有油路。
一般来说,在短路发生时,短路点的电阻会瞬时增大,电流流经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使短路点持续升温。
由于电池内部的负极材料、电解液和电池隔膜都是易燃物,当温度上升到燃点时,燃烧事故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另外,像电池能量密度过高、大电流充放电、停放在高温处、使用不合格的充电设施或充电电流大于电路负载能力等,都可能造成燃烧事故。所以,电动汽车发生自燃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相比纯电动汽车而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容量虽然小,但只要电池或电路发生短路,一样会引发燃烧事故。
除此之外,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比电动汽车多了一套燃油动力系统,如果油路破损或老化,造成燃油泄漏的话,反而比电动汽车更具自燃概率。
毕竟,燃油车因燃油泄露滴落至排气管等高温处引燃全车的案例是很多的。
所以,如果从自燃发生的概率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安全性还不如电动汽车。为什么现在看到的自燃总是纯电动汽车?其实这主要因为电动汽车保有量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多得多。
当然,由于自燃就说纯电动汽车安全性差也太以偏概全,比较新能源汽车整体发生的燃烧概率还是很低的,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初至7月中旬,我国新能源汽车自燃总共发生了18起。相比几百万的保有量来说,自燃的概率非常的低。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燃烧概率不高,但在用车时也不可以掉以轻心。用户在日常用车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规范充电,不使用不合格充电设施充电,充电一定要注意电路的负载能力。
2.不要轻易涉水,避免电池进水。
3.不要私自改装或加装,避免电路短路。
4.要按要求进店保养,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