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危机和发展的困局,道出所有汽配人的心声!

 微信图片_20190717122619

眼下,作为汽配经销商,无论是汽配城里的“夫妻老婆店”、汽配一条街上的专业公司还是在国内省、市区域内做得较大的规模企业,大部分都存在着生存的危机和发展的困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01

行业先天不足、后发无力

 

汽配流通作为一个商品流通行业,有着“起步晚、基础差、门槛低、规模小”的“先天不足”是人所共知的。而在前几年国内汽车工业爆发式增长和发展的大形势下,汽配件流通业始终没有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作为国家支柱产业——汽车后市场上的一个支行业,一直没有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和支持。

尽管到目前已经有了近五千亿的市场规模,但不管在发展模式、市场导向还是在经营能力、管理规范、人员素质、服务能力等方面都与国外同行和现今市场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许多方面还在不断扩大,直接制约了我国整车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后市场服务工作的开展。

02

行业缺少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汽配经销行业作为一个传统型的专业商品流通业,很难得到国家政策的重视和财政资金的扶持,更谈不上重点发展、鼓励支持。只要符合工商开业条件就任其发展,基本没有门槛。

所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大部分汽配经销企业都是自筹资金,有多少投多少,能干几年就几年,在缓慢的原始积累中自生自灭。因此,在目前市场经济大变革的形势下,依靠自身的能力,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整体发展是很难实现的。

timg (1)

03

现经营模式无法解决根源性问题

 

作为以个体私营和合作民营为主体的汽配流通业与国内其他比较成熟的商品流通业相比存在着根源上的差距。尽管也有不少走在前面、有一定规模的经销企业尝试着引进先进的经营模式,吸引投资公司进入,走合资合作、联合发展之路,甚至不惜成本,高薪聘用经营管理人才。更有的少数企业在经营能力上已经开始向现代企业靠拢,走外引、内生双管齐下的道路。

但由于许多根源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后台经营管理能力的不足致使很难取得明显的成效,更鲜有成功的范例。

传统的发展理念,原始的经营方式,落后的服务意识等一些“从娘胎里带来的劣根性”和不合时宜的价值观,还深深地困扰着大多数汽配流通企业,影响着当今的两代汽配人。

04

车型更新加速与库存增加的矛盾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整车整机制造企业为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新技术、新车(机)型的不断开发生产进入市场,车(机)型的更新换代不断加速,不少车(机)型更新期从早期的十几、二十多年减少至二、三年。

而作为后市场的配件供应销售工作总是远远地滞后于客户的要求,不管是单一车型配件的经销商,还是多种车型配件的综合性经销企业,为满足各类客户的配件需求,只能不断地大量增加新车型、新规格。

库存商品的不断增加,一方面加大了经营者的周转资金、库房面积、管理人员的投入;另一方面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滞销商品的数量,提高了淘汰车型配件的比例,更是对库存商品管控能力薄弱的中小经销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

近一两年对这些经销企业的调查问询和沟通了解,一些中小型汽配经销企业,大都是得过且过、保本经营。他们不求再发展,只求能生存。

有的早已赚了一些钱,但都在库存里,期盼早日卖掉,换成现钱“下船转行”;还有小、微企业的老板对这“讨饭生意”早就厌倦了,寻找有意的同行统统“盘给”之,或有一定规模的实力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或者加盟的方式,使自己辛苦打拼的成果既可能保值,又可以将自己解脱出来;更有一些实在干不下去的,子女也不愿接班的老板,就采用低价出售,抵债处理库存商品。

timg (2)

而一些在一定区域内做得较大的汽配经销商,也随着经营成本的上升、市场的快速变化、客户服务要求的提高、同行同质商品的竞争、后台能力的薄弱、专业人才的流失,使大部分企业处在无利或微利的边缘。

而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不是能在短期内解决的,也不是靠定战略、下指标、喊口号、做广告就能改变的。这种持续发展无力,转型升级困难的现状,不仅仅是少数几家企业的现状,而且还是整个行业的基本状况。

一味的埋怨和感叹生不逢时是懦夫的表现,汽车工业时代已经来临,汽配流通业的春天也一定会到来,整个汽配经销行业最需要的是耐心的等待和全体汽配人的智慧与付出。

微信公众号640_看图王.web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