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莉亚

途虎养车,无疑是中国汽车后市场互联网O2O正在成功的榜样,无论它最后的结局如何,至少到今天为止,它赢得了掌声,嫉妒和追捧。
O2O即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只要产业链中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就可统称为O2O。
与传统的消费者在商家直接消费的模式不同,在O2O平台商业模式中,整个消费过程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构成。线上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指南、优惠信息、便利服务(预订、在线支付、地图等)和分享平台,而线下商户则专注于提供服务。在O2O模式中,消费者的消费流程可以分解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引流
线上平台作为线下消费决策的入口,可以汇聚大量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或者引发消费者的线下消费需求。常见的O2O平台引流入口包括:消费点评类网站,如大众点评;电子地图,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社交类网站或应用,如微信、人人网。
第二阶段:转化
线上平台向消费者提供商铺的详细信息、优惠(如团购、优惠券)、便利服务,方便消费者搜索、对比商铺,并最终帮助消费者选择线下商户、完成消费决策。
第三阶段:消费
消费者利用线上获得的信息到线下商户接受服务、完成消费。
第四阶段:反馈
消费者将自己的消费体验反馈到线上平台,有助于其他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线上平台通过梳理和分析消费者的反馈,形成更加完整的本地商铺信息库,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在线平台。
第五阶段:存留
线上平台为消费者和本地商户建立沟通渠道,可以帮助本地商户维护消费者关系,使消费者重复消费,成为商家的回头客。
众所周知的,途虎是通过互联网线上运营,向线下安装店导流,途虎的消费者,消费过程符合O2O模式中的五个阶段。
天猫养车的来历,则是比较复杂。
2016年9月23日的阿里车码头,是阿里系的第一次试水,负面信息太多。
2018年8月22日,天猫汽车宣布联手汽配供应链龙头服务商康众汽配、金固股份旗下汽车养护领军平台汽车超人,成立汽车后市场新公司。
“这一站,与你同行”2018年10月25日,新康众暨天猫车站发布会亮相南京。发布会结束之后,新康众举办了认证店招商大会,维修厂接受认证的好处,在发布会后的媒体专访中,新康众的COO蔡永志给出的答案是:天猫的Logo使用权、保险公司承保的品牌商联合认证服务、天猫和高德的车主流量、万国车的技术支持、人才技术培训、新车及增值业务导入。
认证店,修配融合,一时间成为汽车后市场的新名词,你要是不会掰扯几句,都没人瞧得起你。
2019年法兰克福汽配展期间,有消息传出,新康众即将启动天猫养车加盟连锁,2月21日,盛传已久的天猫养车加盟连锁项在江浙沪区域正式启动,与此同时启动全国报名通道。
途虎养车、天猫养车,说起来,好像都是一回事,汽车后市场服务的互联网O2O电商平台,然而,以其行事风格,成长经历,表现出来的却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品性。
时至今日,笔者越来越觉得,途虎越来越像是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汽车后市场老兵,而天猫也把闯入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跨界野蛮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01
我们先来看看途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汽车后市场老兵。
途虎开搞的时候,正是中国互联网O2O大举进入汽车后市场的那个时间段。彼时,典典养车、养车无忧等等,还有一些上门洗车、上门保养平台才是风口上的宠儿。2015年途虎完成一亿美元融资,开始发力。
初期途虎的策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轮胎打穿底价,遍布全国各地的数万个线下安装店。那会儿笔者翻看江西南昌区域的途虎安装店,竟然都有几十个之多。
当然,随之而来的,途虎与安装店之间的各种恩爱情仇,各种戏码。
笔者那时候,借助汽车服务世界这个平台,经常发表些文章,有点小名气,于是有一天(具体时间忘记了,大约是15、16年),有个途虎负责南方区域的负责人A君(名字忘记了)打电话给笔者,大致问答如下:
A君:黄老师,请问,途虎的线下安装店,很不配合,客户投诉率很高,这是为什么?
笔者:这是必然的啊,从大的方面来说,途虎并没有做增量,而是切蛋糕,大家肯定心里不舒服,从小的方面来说,大家都是加盟的,店是自己投的,加盟的运营管理,如何让加盟门店跟总部战略保持一致,传统的方式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
这段对话,可能还不够具体,具体点的事例,比如当年i保养的失败。大家可以说i保养有千错万错,但是作为线下加盟安装门店来说,贪得无厌,刷单,难道就是应该的吗?
就是这么残酷。
任何的商业模式,都要直面人性。
后市场很多顶层设计无比犀利的模式,往往倒在人性上面(底层逻辑),比如瓜子二手车的没有中间商,现在看来就是个笑话。
随着途虎与线下安装店的冲突,拉锯升级,途虎的前景似乎越来越黯淡了。行业里面都已经在讨论,途虎啥时候垮的问题了。
现在笔者与好友讨论这个问题,觉得途虎工场店,实在来得及时。
前期依靠轮胎打穿底价,以及遍及全国的2.5万个线下安装店,积累海量线上车主资源。当然传统的加盟模式和2.5万个线下安装店,必定会导致整个线下服务体系的混乱,互相斗智斗勇,考验人性,增加各种客户信任成本、沟通成本。此时,果断的开启工场店,集中流量扶持服从、听话、照做的优质门店,最大程度的保证客户服务体验,完成消费者消费过程的第五个阶段(留存),完善了整个闭环。
途虎工场店这种加盟连锁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加盟连锁,对加盟门店而言是强运营强管理,并从线上导流这块牢牢掐住了加盟门店的命脉。而不是以往的安装店,不需要途虎的线上导流,也能活的好好的。
总体上来说,途虎走到今天,小错是有,但是大错却暂时没有,或者压制的很好。就好像一个多年经营的修理厂老板,兢兢业业,稳步前进,不断积累客户人脉和各种资源,虽然各种矛盾不断,整体还是保持着一个在上升的态势。后市场的老兵都知道,很多时候,只要你活下去了,凭着客户人脉资源的不断积累,经验经历的不断提升,就会越活越好。
所以,有时候朋友们一起讨论,都会觉得途虎高层一定有对后市场,尤其是汽服行业十分资深的精英在出谋划策:实在是越来越老练!
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途虎的走过来的路,调整虽有,大的方向,大的战略却是一直没有变化,坚定而执着。
02
说途虎养车,就不得不说天猫养车。
如果说途虎的发展就好比白手起家的有为青年,天猫那就是闯入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跨界野蛮人。
系统植入,供应链植入,认证体系植入,获取流量,获取大数据,获取海量客户资源,然后在线上留存,整合资源转化。
太多太多互联网企业是这样切入汽车后市场的,其中包括很多仅仅拿着一款SAAS软件就想来横扫汽车后市场的梦想家。
很多时候,互联网跨界野蛮人会认为这就是切入汽车后市场的成功之路。
然而,笔者要说的是,这只是必经之路,却不是成功之路。
2019年初,笔者有幸跟当时负责天猫头部门店的负责人W君(真实姓名不便透露)接触过,当时就在杭州阿里巴巴产业园天猫车站的写字楼里。
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门店会不会跟随天猫车站的脚步。
而我的回答是,以当时天猫车站对门店的策略,门店对天猫车站是不会有忠诚度的,所谓认证店、所谓修配融合,以当时的情况看,应该是不会有什么结果,我并不看好。
△笔者参观阿里巴巴集团
天猫养车加盟连锁开启。
这一次,天猫有没有沉下心真正的去为门店做赋能赋利呢?
小步试错,快速迭代,不纠缠过去,华丽转身,重新开始。
这才是咱们都熟悉的互联网OTO跨界进军车后市场的正常剧情嘛!
然而,汽车后市场,就笔者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和经历而言,这是一个需要苦心经营,真正能够沉下心,熟悉底层逻辑才能跑通的领域。
有人要问笔者:照你这么说,途虎才是王者?
笔者说,真不一定啊。
途虎的是以线上获取流量,导流到线下门店,完成这个服务的闭环。
首先,这个流量,并非是无限的。会选择途虎上下单,预约,到店服务的客户,不是无限增长的,当这个流量达到了瓶颈,途虎该如何?
这样的客户,对途虎,对途虎的门店,会有忠诚度吗?这里,笔者还要说明,汽车后市场,讲客户忠诚度,是件很可笑的事情,客户是上帝,怎么能够要求上帝有忠诚度呢?
据笔者的了解,途虎的到店客户,与门店的客情关系,是远远低于传统的汽车服务企业的。
一方面,选择平台线上的客户,就不指望门店有什么服务体验;另一方面,途虎的门店投资者,是真正的投资者,很多不是汽服行业的,门店的运营管理完全是按照途虎规定的流程在走,客情关系,人脉积累这种事情,是不会去做或者很少去做的(我发现途虎在招募社群运营、抖音运营的人才,这是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增进客情关系吗?)。
然后,途虎的模式,门店的员工配备,就不以技术见长,真正需要技术解决的时候,客户还是会选择修理厂、4S店。
最后,途虎的目标客户,其实也就那么多,没法支撑途虎不断的开出线下门店,纯洗店也好,现有门店加洗车工位获取流量也罢,实际作用不大(洗车转化率低,成本性价比更低,并且洗车转化需要更灵活的门店现场运营管理),三四线城市,县城,相对区域封闭的市场,途虎的线上渠道根本沉不下去。
所以,大部分的途虎线下门店,实际情况并非途虎自己说的那么美好,当然,大部分的途虎门店的店主是作为投资者加入的。而投资者,与一个汽服行业出身的、拿着全副身家来开店的门店小老板对比,无疑更抗风险,抗压力,更具前瞻性的认知。所以途虎的门店体系尚不至于崩溃,因为还未出现强有力的竞争者。
如果说开启途虎工场店模式是途虎完成的一个完美突围,那么途虎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
天猫并非没有机会逆袭。
首先,天猫的爸爸还是很牛的。
其次,天猫一开始走的模式,就跟途虎截然不同。
天猫是与汽车后市场现有的实力派合作,比如康众,比如汽车超人,比如先后加入天猫的杭州车百用、苏州名骏百盛、张家港九易、山东零公里、西安恒泰、哈贝卡、卡尔、乐创等等,都是本地汽服行业的佼佼者,头部企业。
这些企业,需要天猫的线上流量吗?不需要的,或者说并不是太需要。这些企业本身就是本地的流量大户。
所以,途虎之困于流量需求的不断增长的问题,对于天猫来说就不是个问题。
当然,或许天猫做不到途虎那样对门店的强运营强管理。
但是天猫不需要啊,为啥要做那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如果没有途虎,或许这真是个问题。
可是有了途虎,这真就不是个问题。
这些本地优秀的头部企业,流量大户,不甘心加入途虎失去门店的掌控权,又独自没有对抗途虎的能力,那么加入天猫就是最好的选择。门店本身的运营管理,服务体验、客情关系,设备设施、技术能力,甚至导流转化能力都不差。
这样的优质企业,遍及城市县镇,在本地有绝对的影响力。
他们需要全国性的品牌赋予,大平台的大数据支持,规范化的运营管理导入,供应链导入,或者更深入的人力资源、人才、资金支持,大平台的整合资源导入,让他们变得更强大,足以帮助天猫支撑起一片天空。
有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没有途虎养车,那么加入天猫养车的至少会少一半。
从这方面来说,当初的车码头,或许并没有错,只是太超前了。
途虎向左,天猫向右,正在前进中的你,或者准备加入的你会选哪边?